Skip to main content

从粮食安全到饥荒会经历哪些阶段?

, Mert Er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是全世界数百万粮食不安全人口的生命线。照片© WFP/Arete/Patrick Meinhardt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是全世界数百万粮食不安全人口的生命线。照片© WFP/Arete/Patrick Meinhardt

冲突、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共同作用导致许多国家陷入不同程度的饥饿危机,据统计,全世界有4230万人正处于饥荒的边缘苏丹正逐渐成为全球人道主义危机最严重的国家,其他遭受严重影响的热点地区还包括加沙、乍得、南苏丹和海地

我们该如何定义饥荒?人们在达到这种灾难性的饥饿状态之前会经历哪些阶段?

“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是衡量粮食不安全的全球性标准。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其比作衡量饥饿等级的“里氏地震规模”。下面是IPC所定义的不同饥饿阶段:

1) IPC第一阶段:无/极低粮食不安全

A family eats sitting on the ground in Zambia
在赞比亚,世界粮食计划署投入使用的密封袋有助于促进产后减损,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照片© WFP

在没有突发性粮食不安全或者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程度极低的情况下,即使不采取非典型、不可持续的策略获取粮食和收入,人们的基本粮食和非粮食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在IPC第一阶段的人群中,营养不良的比例不到5%,人们拥有稳定的收入,大多数人的粮食供应量和质量相对稳定,每人每天能够摄入超过2100卡路里的热量。

2) IPC第二阶段:“紧张”级别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

A mother in a read headwrap holds her baby daughter in an IDP camp in DRC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向戈马郊区流离失所者及脆弱的收容家庭提供援助,通过加大援助力度,满足不断增加的人道主义需求。照片© WFP/Michael Castofas

在IPC第二阶段,人们的粮食消费处于最低水平,但仍能够负担一些基本的非粮食物品,无需采取额外策略来应对压力。然而,由于收入难以为继,其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不得不作出调整才能满足除粮食需求外的其他需求。在这一阶段,5%-10%的人口患有突发性营养不良,每人每天摄入2100卡路里的热量,这表明他们的饮食只能勉强满足基本需求。

3) IPC第三阶段:“危机”级别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

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海地分发食品,那里的帮派暴力加剧了粮食不安全问题。照片© WFP/Jean Vadler Presume
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海地分发食品,那里的帮派暴力加剧了粮食不安全问题。照片© WFP/Jean Vadler Presume

在这一阶段,家庭要么面临粮食消费缺口和突发性营养不良问题,要么只能通过出售基本生计资产等危机应对策略,勉强满足粮食需求。由于可供选择的食物有限,人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维持生存所需的热量。这一阶段的群体中,10-15%的人口患有突发性营养不良,人们的收入也受到严重影响。

4) IPC第四阶段:“紧急”级别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

A Sudanese man stacks boxes of food assistance with WFP logo
在苏丹,冲突正在加剧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危机。照片© WFP/Abubakar Garelnabei

在这一阶段,家庭面临巨大的粮食消费缺口,突发性营养不良率患病率极高,死亡人数过多,只能通过变卖所剩无几的资产来弥补粮食消费缺口。 这一阶段的收入损失不可逆转,高达15%-30%的人口患突发性营养不良。可供选择的食物种类至多只有三种——水果、谷物和蔬菜。每人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足2100卡路里。

5) IPC第五阶段:灾难或饥荒

A child eats bread sitting on the ground outside a tent in Gaza
目前,加沙地区凯雷姆沙洛姆和拉法过境点的关闭迫使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运送面临巨大挑战。照片© WFP

“灾难”或“饥荒”代表饥饿问题最为严重的阶段。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富足的世界,但饥荒仍然存在,这实在令人感到痛心。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人们完全无法获得食物和其他基本需求。即使采取了一切可能的对策,家庭仍面临着粮食和其他基本需求的极度匮乏。饥饿、死亡、贫困和极度严重的突发性营养不良现象频发。在饥荒状况下,每一万人中至少有两人死于饥饿或疾病,超过30%的人口患有突发性营养不良,并丧失了所有收入来源。人们只能获得一两种食物,每人每天的卡路里摄入严重不足,20%的家庭面临着极度严重的粮食短缺。

现在是
时候采取行动

世界粮食计划署完全依赖于自愿捐款,因此每一笔捐款都很重要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