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南南合作|热带作物产后减损技术研讨会

7月19日,在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热带作物产后减损技术研讨会由刚果共和国国别办公室、马达加斯加国别办公室联合举办,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提供支持。本次研讨会旨在与非洲国家分享中国在木薯和香蕉加工技术方面的经验,并通过技术交流,加强当地粮食系统气候适应性价值链建设。来自刚果共和国和马达加斯加的小农和合作社的代表,相关政府官员、技术人员,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总部、区域局、卓越中心等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木薯是刚果共和国的主食作物,也是一种具有气候适应力的作物。刚果共和国将加强木薯价值链建设作为国家优先事项,以应对粮食供应不足、高度依赖进口、营养不良和气候变化等挑战。除木薯外,香蕉也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根据刚果共和国国家战略计划,世界粮食计划署在该国开展的项目旨在促进价值链建设,支持政府提高小农的技能,并增加他们进入市场的机会。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在开幕式上表示,2019年,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出资,世界粮食计划署启动了五个南南和三方合作国别试点项目,并于2021年在一些国家开展了机遇基金国别试点项目。刚果共和国和马达加斯加的项目旨在促进热带作物价值链发展,重点是改进木薯和香蕉加工技术,以减少产后损失。中国在热带作物产后损失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木薯和香蕉的加工、储存,这些经验有助于保障食品质量以满足消费需求,并帮助小农融入粮食价值链,是改善生计的重要途径。最后,他感谢世界粮食计划署刚果共和国办公室、马达加斯加办公室以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技术伙伴的支持,并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将继续通过南南合作分享消除饥饿的成功经验。

在研讨会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张振文教授分享了中国的木薯产后减损和加工技术。他介绍了中国的木薯种类、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技术、保鲜技术,以及中国在木薯加工制品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指出木薯的产后减损与其品种、生产方法和保存技术密切相关。最后,他强调中国正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多家木薯研究机构开展密切合作,通过南南合作实现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周伟副研究员在研讨会上展示了香蕉的全球生产状况和营养价值。他指出,由于成熟期收获不当、处理和储存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香蕉的生产存在严重的产后损失问题。此外,他还分享了香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保存技术以及香蕉产品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并建议将香蕉加工成不同的产品,以减少产后损失。

参会人员在研讨会结束后感谢中国农业热带科学院和世界粮食技术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的支持,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中国经验和适用技术。本次研讨会上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将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和三方合作国别试点项目的后期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现在是
时候采取行动

世界粮食计划署完全依赖于自愿捐款,因此每一笔捐款都很重要
立即捐款